时间:2021-11-28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无论什么时候,传承和创新始终是发展中医药的两条主线。创新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实践,同时也讲究顺时而变。这几年,“国潮”的流行建立了中国消费者的文化自信,也给多个行业带来了新的空间。中医药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如何踩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征程的大势上,如何将其落地到新生代人群的生活当中去,关键是要寻找突破口。 当前,医药零售行业面临非常重要的转型期。一方面,随着带量采购、医保控费等系列政策的实施,以及消费群体的逐渐年轻化,药店对产品品类升级有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新冠疫情暴发后,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和疗效的认同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同时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关注度也更高。在这样的市场需求环境下,中医药的突破口在哪?7月23日上午,在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独家协办的“米思智享·突破中医药风口”——中医药创新发展论坛上,与会的行业专家、药企和药店代表围绕“中医药”这个主题,对老字号的新玩法、后疫情时代中医药的传承创新、连锁药店的中医药业务创新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注:本次论坛大会主席由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鸿献担任,贵州一树连锁药业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文军全程主持。) 传承:老字号,用“年轻”搞定年轻人 传承中医药的最好方式,就是让每一代人都喜欢它。老字号是中医药不可多得的“金字招牌”,成熟的品牌故事和道地的质量,是老字号的无形资产,也是老字号历久弥新仍被消费者信赖和认可的原因。为什么要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中医药?四川德仁堂药业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康禄认为,这是传承千年国粹的要求,另外,国家政策的宣导、疫情期间中药起到的关键作用和年轻人养生观念的觉醒,催生了年轻人的相关养生需求。如何让中医药向年轻群体靠近,更贴合年轻人的需求?邹康禄建议从3方面入手,一是产品的选择要满足4个条件:吸睛的颜值、产品形式的多元化、使用方法的便捷以及注重品牌和品质;二是传播形式喜闻乐见,如文案宣传要简单、幽默、有情怀;多关注汉服、国潮、地摊经济等潮流方向,营造门店氛围;体验式营销强调年轻化、实用性、时尚化,同时借助跨界的力量实现资源的整合联动;三是培养年轻的销售、服务团队,用年轻人去搞定年轻人。 老字号新玩法,对年轻人的中医药营销和传承要符合年轻人的方式,符合消费者消费升级的需求。而作为极具中国特色和传统文化根底的健康服务形态之一的中医馆,这几年却碰到了医生归属感差、病人就诊体验感不好、客流下滑等问题,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中医馆如何吸引更多医生资源、提高就诊体验?宁波虹德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芸结合企业的转型升级实践分析认为,中医馆的整合与提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模式的转化,打破药店+诊所的零售终端模式,设立专业的中医医疗机构(中医门诊部);二是平台效应,将零散的中医馆进行整合,成立医疗管理有限公司,进行集合化管理,同时组建管理团队;三是运用一些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如调剂煎煮智能一体化、云HIS远程问诊系统;四是不断探索中医药衍生服务,如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冬病夏治三伏贴、小儿生育生长贴、慢性病防治穴位贴等的运用,不断开发针灸、埋线、足疗、艾灸等理疗项目和各类花草茶、香囊,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群。通过各种创新服务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体验到中医药的“简、便、廉” ,享受中医药带来的呵护。 的确,面对政策、市场的变化,企业必须调整经营思路,转变经营模式,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中医药在中国传承了五千年,在这五千年的积淀中,拥有了丰厚的中医药文化和中医适宜技术,在很多领域有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发展潜力。如何在社会药房更好地推广中医调养项目?湖南麓辰中医药教育学院院长刘新丽认为,信是根本,而中医适宜技术是一个可以让中医小白“信中医、爱中医、用中药”很好的切入口,这也是中医药在职教育和药店中医药人才培养应有的定位。 创新:国药潮,用文化和产品焕发生机 要打破人们对中医药的疏离,必须建构大众对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认同。中医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承,又能够被切实运用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中,跟现代新颖元素相结合,符合国家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要求和整个国家的文化大趋势。 中医药在抗疫过程中的亮眼表现增强了中医药从业人员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加上后疫情时代全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及对中医药的关注及专业需求的明显提升,推动了“国药潮”的持续升温。中医药品牌如何提供更高的价值回馈“国药潮”?中药控股成药营销中心OTC市场部总监兼新零售事业部总监孙振松认为,文化是中药超级品牌引擎,中医药不仅可满足公众健康需求,还可通过独特价值内容构建与用户的良好关系,以特色服务和体验吸引用户到线下门店,这是其他行业品牌难以企及的品牌力量。孙振松以源自800年前的经典名方玉屏风,以及百年清宫御方腰肾膏国潮焕新为例,讲述了中药控股旗舰品牌“龙印中国药材”如何以“文化+三要素“(即文化+价值主张、文化+用户关系、文化+解决方案)解锁国潮新营销,深入挖掘中医药“传统价值与专长”的文化精髓,让中医药成为一种潮流风尚的同时,赋能链接产品与服务、线上与线下、药店与社区,引领“龙印中国药材”大品牌战略全面落地OTC。 毫无疑问,好的产品与好的传播永远是企业前进的动力。后疫情时代,如何以时尚中药为抓手,做好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实践?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科一认为,中医药的传承既需要好的产品,也需要好的“吆喝”。在新的时代,大众对医药的需求正在从“医疗”向“大健康”发生变化,顺应时代的好产品也更应贴近市场,满足各方面需求。徐科一结合白云山和黄的创新实践,如中药大品种板蓝根颗粒的重大技术改造、二次开发研究、抗病毒抗炎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等传承创新实践,阐述了大品牌企业如何通过科研投入,创建拥有确切疗效的优质产品;同时通过好的传播,让更多人了解产品,满足合作伙伴发展的需求。通过工商联合共建品牌,持续进行公益活动与动销创新,拉动中成药品类增长的同时,也为百年品牌不断带来新的生命力。 高品质的品牌中药无疑成为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基石。如何将经典名方中成药变成高频的健康消费,实现企业品牌延续、药店业务创新?广盛原又是如何推动连锁药店行业国潮中医药的兴起?广盛原中医药有限公司业务中心总经理贺雷认为,让国粹成为潮流的“国潮”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产物,国潮中医药的本质在于让中医药回归为生活方式,让年轻人爱上中医药,让疗效更佳的传统“丸散膏丹”焕发勃勃生机。为了推进国潮中医药生态圈的建设,广盛原在行业内推出了“连锁药店金牌中医药工程”,从“五行中医药品类、五级人才培养、五季营销活动、五维用户连接、五大资源协同”等方面全方位协同合作伙伴发展中医药业务。同时,从前台、中台、后台三个维度出发,以前台经营数据化、中台服务产品化、后台产品服务化为着力点,与有共同价值观的战略合作伙伴一起,从业务协同、资源互通、资本连接、数据共享等方面突破,以期打破组织边界,构建国潮中医药新生态。 增量:还有更多新思路 跟随时代潮流,结合市场需求做出的转型升级,为传统中医药企业和连锁药店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商机。不过,国潮养生风的兴起,到底是企业的长远战略打造,亦或只是企业主营业务之外的补充呢?工商如何相互促进和借力,做大做强中医药?在王文军的主持下,米房会首席专家、湘麓医药学校校长易军,米房会河北理事会执行理事长、神威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海龙,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成药营销中心OTC事业部总经理孔祥瑞,李时珍医药集团总裁杨明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易军认为,国潮的兴起相当于给行业举了个“旗帜”,讲到“国潮”,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医药。不过,有了理念有了方向是好的,关键还要立项和落地。要做好与中医药有关的项目,易军建议可以分两条线,一是专业线,即培养专业的人才;二是项目线,企业要有利于专业人才成长的土壤和机制。 万海龙结合神威大药房的经营实践表示,对中医药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随着医保政策趋严,保健品、非药、日化品的增量空间较少,中药品类在药店将大有机会。从实战角度,万海龙提了3个建议:一是与优势厂家共同开发合适的品种,提高顾客回头率;二是做出一家好的中医馆,打造区域内品牌影响力;三是与大平台或品牌工业合作,并重视发展自身流量。“坚定信心,厚积薄发,有所侧重,一定有所成。”万海龙说。 孔祥瑞从大众对中医药产品的认知快速提升、国家政策倾向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零售的利润空间推动三方面分析认为,国潮风的兴起一定是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而不仅是品类的补充。“潮”没错,但不能忘了药品的本质和质量把控,潮可以潮在设计上,如包装的创新、剂型的创新等。 杨明江也认为,不管是国潮中医药,还是中医药与连锁药店的相互结合,其本身已经是企业的战略方向,关键是战略如何做的问题。杨明江表示,国潮的“风”刮到医院还很难,所以零售药店肯定是主战场。中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如何跟药店的特点优势相结合,包括药店服务场景的设计、中医药服务理念的传播、中医药服务人才的培养、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传承等,都需要大家共同去思考和创新实践。 结语 在潮流中坚持传承,在传承中谋求创新。如何保持传统中医药企业的活力,如何在中医药领域寻找新的利润来源,需要纵向的探索、挖掘和发展,也需要横向的凝聚、跨界和打造。顺时而谋,工商携手,将是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的长远之策。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1716885586@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