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21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其血流不能满足心肌射血做功的需要(心脏能过舒张收缩来将血液吸入心脏,射入主动脉)。其主要临床类型为隐性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肌血液与营养的血管,从主动脉根部分出,分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一般人都是左冠状动脉优势,心肌的血液主要由左冠状动脉供应,个别人为右侧优势。左冠状动脉分为左冠脉 主干、前降支和回旋支,加上右冠状动脉,合称为冠状动脉的四个主要分支。当冠状动脉因病变狭窄影响血流通过时,现在可以通过手术来恢复血流,这种手术就称为冠脉血运重建技术,其中冠脉支架是最常用的技术,目前在许多的县级医院已经可以开展,挽救了大量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 作为冠脉血运重建技术的冠脉支架治疗,可以快速地恢复血流,使心肌血液供应快速恢复,挽救心肌,保护心脏功能,提同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支架术的局限性 作为一种优秀的治疗技术,冠脉支架的功劳无疑是很大的,但是它也有局限性: 1.有些冠心病心绞痛主要不是血管狭窄引起的,而是一些微小血管病变引起病灶后慢血流,此类病变引起的心绞痛支架治疗不能解决心肌缺血和心绞痛。 2.不能预防新的动脉粥样硬化病灶的发生,如果不进行二级预防,即使支架治疗,也同样可以因新病灶出现,引起心肌缺血而导致心绞痛发作甚至发作心肌梗死。 3.不能避免支架内狭窄,支架内狭窄是冠脉支架术后常见问题之一,它的出现导致支架治疗前功尽废,费钱受罪。 支架术后的康复用药 支架术后需要常规使用一些药物以预防支架内狭窄,同时进行冠心病的二级预防。这些药物包括但不限于: 1.氯吡格雷:用于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高聚集引起的心、脑及其他动脉循环障碍疾病,如近期发作的脑卒中、心肌梗死和确诊的外周动脉疾病。一般来说冠脉支架术后如果没有禁忌症,需要用药1-1.5年。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出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腹痛、食欲减退、胃炎、便秘、皮疹等。偶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经乳汁分泌,故妊娠期妇女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应权衡利弊。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它和阿司匹林、萘普生、华法林、肝素、溶栓药、月见草油、姜黄素、辣椒素黑叶母菊、银杏属、大蒜、丹参等可增加本品出血风险。奥美拉唑可降低本药品血药浓度,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2.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降低冠心病高危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经皮冠脉腔血运重建术(PCI)和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术后预防血栓形成。主要的不良反应有:特殊情况下发过敏反应、引起瑞氏综合症,小剂量长期使用可能引起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反酸烧心)甚至出血、间质性肾炎,大剂量可能引起肝损害。 3.他汀类药物: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是目前最有效的降脂药物,不仅能强效地降低TC(总胆固醇)和LDL(低密度脂蛋白),而且能一定程度上降低TG(三酰甘油——,还能升高HDL(高密度脂蛋白),所以他汀类药物也可以称为较全面的调脂药。可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他汀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与用药剂量密切相关,主要需要警惕肌病(轻者乏力,重者肌溶解)和肝脏不良反应(胆红素代谢异常、转氨酶升高、药物性肝炎),其他还有胃肠反应、皮肤潮红、头痛等。 用药的时候要注意出现以上不良反应情况,及时找医生复诊。 支架术后的综合康复 1.保护好胃,营养丰富均衡:由于冠脉支架所用的药物有些对胃有较明显的影响,而通常情况使用它们可能有些好处,因此保护好胃就显得非常重要。 1.1进食时细嚼慢咽,有反酸烧心者不喝粥,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1.2营养均衡:食物有荤有素,主食占热量的50%-55%,油脂类食物占25%左右,蛋白质应占20%左右,蔬菜每天500克。 1.3控制盐和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及高饱和脂肪酸食物:盐每天6克以下最好,升糖指数高的食物有粥、点心、糖水、面糊以及含糖量高的水果等。 2.活动四肢,让十二经气动起来:坚持适当的活动,让四肢都动起来,就可以带动十二经络的气血运动,调节气机。 2.1步行:是最简单易行的锻炼方法,每天坚持4000-6000步的步行活动(不是指日常生活中的活动) 2.2 八段锦:不仅手脚并动,而且要求,心形同时锻炼,活动强度很适合冠心病患者 2.3 太极拳:有一定的难度和强度,初学者应当循序渐进。 3.营造好心情,情绪嗨起来:心情好坏对冠心病的预后影响还是蛮大的,所以要自己想办法营造出一种好的心情,不要让别人言行惩罚自己。 |
上一篇:各种名堂的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