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06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幽门螺旋杆菌,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网红菌”,其顽强的生命力、复发率让人“闻菌丧胆”。据统计,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59%,全国有近8亿感染者,10 岁以下儿童感染率高达到 40%~60%。 让人闻风丧胆的病菌 幽门螺杆菌到底为何许神物?如何让家人免遭感染?让我们先来看看它的真身。 幽门螺杆菌(Hp),是导致人类慢性感染最常见的细菌 在中国,几乎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人感染幽门螺旋菌。而且不夸张的说,一人感染全家遭殃,对于免疫力较弱的老人、小孩确实有些麻烦。 据统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危险性是正常人群4-6倍,且超90%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胃溃疡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 别看它长相可爱,威力却不小,是极少数可以在胃酸中存活的细菌。此外,它还会分泌很多粘液因子,将自己牢牢粘在胃壁上,防止被冲走,生命力顽强。 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最明确的胃癌发生危险因素之一,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所属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其列为I类生物致癌因子,不仅致癌,几乎100%的慢性胃炎、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都是由这种病菌引起的。 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只需3步 幽门螺杆菌是怎么传播的?没错,就是通过人。 一不留神,你就会感染上,并把病菌传染给家人。 让我们一起看看幽门螺杆菌是怎么在一天之内四处传播的: a、共同就餐 在外打拼的小王,经常要和同事、客户一起就餐。推杯换盏、相互夹菜之际,幽门螺杆菌就趁机随唾液、飞沫欢快地遨游到了小王体内。 恰好中招的小王又是个孝顺的儿子,回家为父母夹菜时,不自觉地将幽门螺杆菌传染给了父母。 b、口口相传 进驻到小王胃中的幽门螺杆菌如鱼得水,当小王与妻子么么哒时,又通过唾液,把妻子传染了。 最可怕的是小王还通过咀嚼给宝贝闺女喂了饭。于是,闺女不幸中招。 c、粪口相传 小王便便后忘记洗手,藏在便便里的幽门螺杆菌成功登陆小王的手指。 而小王又用这没洗过的手递了一块蛋糕给他妹妹。 至此,一家人全部中招…… 感染后有什么危害?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部分成年人可以与Hp和平共处,但也有一部分人感染后会产生以下疾病风险: 1)胃炎 几乎所有Hp感染者都有胃炎,主要可分为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等。其中,1%会转变为胃癌。 2)胃溃疡 Hp感染者中,大约15%~20%会患上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疾病。 3)肿瘤 有研究表明,感染Hp的人群胃癌发生风险为未感染人群6倍。同时,Hp感染还会增加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风险。 4)消化不良 Hp感染者大约5%~10%会发生消化不良。平时总说的老胃病、打嗝胀气等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在作祟。 5)其他疾病 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症等非常见胃病,以及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B12缺乏症等胃外疾病。 对于抵抗力弱的孩子和老人,致病可能性更高。 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导致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从而生长发育落后,甚至患上胃部慢性疾病。 如何确定自己是否被感染? 想知道自己目前是否被感染,可通过以下4种方式检测: 1、 侵入式检查-胃镜 胃镜不仅可以检测是否为阳性,还可以取出相关组织进行细菌药敏试验,帮助后续治疗侵入性,但可能引起极度不适,且费用高。 2、 c13、c14呼气试验 呼气检测,简单便捷,无痛苦,灵敏度高,但有一定放射性危险,孕妇、婴儿等人群不适宜检测。同时检测需要设备,需到有相关检测的大中型医院进行检查。 3、 抗体测定检测法 抽血检测,但检测结果不代表正在感染,因为即使感染后治愈了,抗体依然是阳性。 4、 抗原测定法 检查粪便中是否有Hp抗原,高特异性灵敏性,检测当前是否在感染。因其十分便捷,在家即可完成检测,是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推荐的方法之一。 建议以下人群及时检测并遵医嘱选择治疗: 1、家中有10岁以下婴幼儿或年迈老人 2、有消化性溃疡 3、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4、有胃病或胃癌家族史 5、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 6、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 (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避免感染幽门螺杆菌,应养成这些好习惯: 1、饭前便后要洗手,手心、手背、指缝重点清理; 2、避免口对口喂食,或亲宝宝嘴巴; 3、分餐、用公筷,避免交叉感染; 4、餐具定期高温消毒; 5、水、牛奶、肉等食物最好加热煮沸后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