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10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乙肝和丙肝感染是我国每年近百万新发肝硬化和30万例新发肝癌的最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不完整统计,全世界大约有1.7亿慢性丙肝患者,大约占全世界人口的3%。根据局部调查数据估算在我国丙肝感染者可能已达4200万人,占全球丙肝患者的四分之一。 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患者感染HCV后,丙肝病毒侵入正常的肝细胞,引发免疫细胞对患病细胞的"围剿"。"围剿"完成后,为了填补被杀死的患病细胞留下的位置,肝脏会再生出相应数量的纤维。比起正常的肝细胞,纤维的硬度更高,如果数量超过限制,就是"肝硬化"。丙肝是隐形杀手,不少人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慢慢走向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道路。 丙肝还有个和乙肝不同的难点:目前没有疫苗,无法彻底预防,因为丙肝病毒的特点是种类多而且容易突变,这正是长期以来丙肝疫苗无法研制的根本原因。 对于丙肝患者,虽没有疫苗可防预,但是有药可医;而乙肝,最大的优势是有疫苗能预防,但对于已患乙肝的病友来说,只能长期服药制控,他们更迫切乙肝也能像丙肝一样有特效治疗药物问世,将他们解救于水火之中。 一,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会感染丙肝、乙肝病毒? 1. 血液传播 在做纹眉、耳洞、纹身时,会有出血现象;器具没有经过严格消毒,不是使用一次性器具,就非常容易导致丙肝的感染。通常消灭丙肝病毒采用100℃5分钟或者60℃10小时,高压蒸汽、甲醛熏蒸等方式,均可灭活,而这需要专用仪器才能完成,非医院环境很难达到这个消毒水平。 乙肝被筛选,而早期(八九十年代)没有丙肝病毒筛选机制,所以有一些血浆是含有丙肝病毒的,部分患者是因为输血而传染丙肝。但现在已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2.手术 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人们对丙肝乙肝的认识还不多,消毒不到位;如果那时候手术,前一位患者有丙肝乙肝,器具消毒不充分,后一位很有可能会感染。我国在1993年经过一次全国性筛查,对丙肝才有了充分认识,所以1993年以前有过手术史的人,应该至少做一次丙肝乙肝检查。 3.性接触 丙肝乙肝病毒能够通过性接触传播。尤其是男性和男性的性接触,或者有多个性伴侣,丙肝传播的风险更大。当性伴侣确诊患有丙肝的时候,要做丙肝乙肝检查。 4.母婴传播 患有丙肝乙肝的怀孕的母亲,如未得到有效的处理,及有可能将母体的丙肝乙肝病毒传播给自己的小孩。另外,包括补牙等做有创治疗的人,最好都去做丙肝乙肝检查。 5.提示 唾液不会传播丙肝病毒。所以共同吃饭、接吻等行为都是安全的。但是,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接触血液的器具,如与丙肝乙肝患者共用会有感染风险。 二,感染丙肝后有哪些症状? 1)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为隐匿性感染,潜伏时间长; 2)部分患者会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右肋部疼痛; 3)少数伴低热、轻度肝肿大; 4)极少数患者会出现脾肿大、黄疽; 5)如果体检发现转氨酶增高,也需要进行丙肝,乙肝检查。 三,丙肝的长期影响有哪些? 丙肝病毒感染者中: 1)75-85%会发展成慢性丙肝病毒感染; 2)60-70%会发展为慢性肝病; 3)5-20%会在20-30年间发展为肝硬化; 4)1-5%会死于肝硬化或肝癌。 四,丙肝是否需要治疗? 丙肝患者有可能自愈,约8%左右的丙肝患者不经过治疗可以将体内的病毒清除,但大部分患者无法自愈并会发展成慢性丙肝,因此是需要治疗的。根据国际医学界最新的研究,即使丙肝患者转氨酶水平正常,仍可能发展成肝硬化、肝癌。 专家建议无论病人有无症状,无论转氨酶是否正常,只要丙肝RNA检测有病毒含量,需及时接受正规治疗,不宜拖延。 |
上一篇:老人腿肿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