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04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尿病的并发症有很多,糖尿病足就是其中之一。想要尽早治疗糖尿病足就要了解早期症状都有哪些,这样才能更早的进行有效治疗。在这里,就来总结一下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以及有哪些人容易患上糖尿病足吧。 一、糖尿病足的4大早期症状 1、走一段路腿肚子酸疼。许多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在发病1~3年前出现每当走一段路,约50~500米,腿肚子酸疼,停下来站一会就好转,这是糖尿病患者合并了严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整个下肢到脚的供血严重缺乏的表现,一旦出现皮肤破损,伤口便成为久治不愈的溃疡。如果高龄,合并高血压,肾病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一侧下肢走一段路腿肚子酸痛,休息一会就好转的症状,应该到医院就诊。 2、小腿逐渐变细,双脚逐渐扁、瘦、色暗紫、灰。发现双小腿逐渐变细,双脚逐渐扁、瘦、色暗紫、灰,应该注意是不是合并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这样的脚冷凉,甚至盖棉被都不好转,出现这些症状应注意脚的保护,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最好到医院采取一定治疗措施,如果发现脚的局部颜色紫,出现疼痛了,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进行治疗。 3、 脚皮肤感觉减退。皮肤感觉减退,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这些患者会感觉双脚麻木,像套着纸袋一样。踩地像踩在棉被上,走路不稳,深一脚浅一脚,这说明皮肤深浅感觉减退。 4、 趾甲变厚、干燥脱屑糖尿病患者因神经、血管病变,可以出现趾甲变厚,干燥脱屑,脚垫,水泡,裂口。水泡和裂口最好请医生确认是否是严重的信号。 二、 这11种患者最容易患上糖尿病足! 1、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 2、长期血糖控制差; 3、穿不合适的鞋、足的卫生保健差; 4、足溃疡的既往史; 5、神经病变的症状(足的麻木、感觉触觉或痛觉减退或消失)和(或)缺血性血管病变(运动引起的腓肠肌疼痛或发凉); 6、神经病的体征(足发热、皮肤不出汗、肌肉萎缩、鹰爪样趾、压力点的皮肤增厚、脉搏很好,血液充盈良好)和(或)周围血管病变的体征(足发凉、皮肤发亮变薄、脉搏消失和皮下组织萎缩); 7、糖尿病的其他慢性并发症(严重肾功能衰竭或肾移植、明显的视网膜病变); 8、神经和(或)血管病变并不严重而存在严重的足畸形; 9、其他的危险因素(视力下降、影响了足功能的骨科问题如膝、髋或脊柱关节炎、鞋袜不合适; 10、个人的因素(社会经济条件差、老年或独自生活、拒绝治疗和护理;吸烟、酗酒等); 11、糖尿病诊断延误。 三、糖尿病足的4种简单检查方法 1、重触觉。用大头针(或缝衣针)钝的一端轻轻触碰脚部皮肤,看是否有感觉,如感觉差表示触觉减退。 2、 轻触觉。棉花捻成尖端状,轻轻划过脚底皮肤,看自己是否可以感觉到,如果没有感觉则表示轻触觉消失或减退。 3、温度感觉。用凉的金属体轻轻触碰脚部皮肤,检查脚部皮肤是否感觉到凉;用37℃至37.5℃的温水浸泡双脚,是否感觉到温热,如果没有感觉,表示双脚已有明显的温度感觉减退或缺失。 4、动脉血管的检查。该项是糖尿病足症状的重要依据,用手指轻触脚背靠近脚踝处皮肤,寻找有无足背动脉搏动及搏动的强弱,可与正常人足背部动脉搏动情况进行比较。如摸不到或脉搏很细弱,表示足背动脉供血不足,这种情况常提示在足背动脉上端有大动脉血管狭窄或梗阻,糖尿病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如果出现了糖尿病足的症状就要及时的进行检查治疗哦。 四、糖尿病足的饮食原则 1、要少吃。切莫大量吃也是糖尿病足病的饮食注意事项。大量吃可能造成血糖迅速升高,而高血糖持续时间长的话,则会加重胰岛负担。高血糖持续2个小时,加重高血糖的细胞毒作用,会使胰腺损伤、水肿等。 2、空腹不宜吃水果。糖尿病足切忌餐后吃水果,这也是糖尿病足病的饮食注意事项。一般上午9点到9点半,下午3点到4点,晚上睡前9点左右为宜。最好选在加餐时间吃,也可直接作为加餐食品,既预防低血糖,又可保持血糖不发生大的波动。选择低糖水果。水果含糖量最高的是干枣、桂圆与柿饼,不应做为首选食品。 3、饮食限量。口味宜淡,尽量采用低钠饮食,防止高血压的发生,一般每日限制食盐在10g以内为好。食物品种多样化也是糖尿病足病的饮食注意事项。 (1)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的饮食有谷类、薯类、干豆类。 (2)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A或B、矿物质的食品是动物性食品和干豆类。 (3)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胡萝卜素的食品主要是蔬菜和水果。 (4)植物油、食用糖、酒等仅提供热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