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18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表情,可以做到悲喜不显于色。还有些人,他们也能做到“悲喜不显于色”,但这些人却并不是因为自律强,而是因为“面瘫”。面瘫患者轻则面部表情不对称,重则如戴了面具完全不能动,僵硬的表情,会使患者自信心深受打击,严重影响工作、生活质量。今天,寻医问药专家访谈特邀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张戈副主任医师,就来和广大网友聊聊让人苦恼的面瘫。 专家说:受凉、疲劳、病毒感染都有可能引起面瘫。 1.世纪健康产业网:面瘫是如何引起的呢? 张戈:(1)受凉:睡觉不注意保暖,在空调下或者是窗前吹风,这是主要发病原因。 (2)疲劳: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需要面对来自工作、学习、社交、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等。 (3)感染病毒:一般是耳部带状疱疹占大部分原因,患者在发病前会有头痛,耳后根部麻木,发烧等症状的出现,另外,中耳炎、脑膜炎、腮腺炎、流感、猩红热、疟疾、多发性颅神经炎、局部感染等也是感染引起的面瘫。 (4)外伤因素:暴力外伤、车祸后颅底骨折导致的面瘫,颅底骨折或颞骨的骨折影响到面神经,引发面瘫。 (5)急慢性中耳炎:急慢性中耳炎的出现也可导致面瘫的出现。 2.世纪健康产业网:面瘫若不及时治疗会带来哪些问题? 张戈:(1)眼角膜的损伤:由于眼睛无法闭合,所以灰尘容易进入,变得异常干燥。如果面瘫患者对眼睛不加保护,它也可能会发生眼内感染,损害角膜。 (2)多症并发:长期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身体可能会出现相关病变,影响肝、肾、脏腑功能、微血循环系统,久而久之,则会导致脑、肾、脏腑功能衰竭、气血虚弱、阴阳失调、贫血、失眠、面肌痉挛、上睑下垂、精神焦虑等病症。 (3)影响生活质量:洗脸、漱口时感觉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面瘫的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面瘫的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 专家说:中枢性面瘫常为病变对侧颜面下部肌肉出现麻痹,周围性面瘫表现为病灶同侧全部面部肌肉瘫痪。 3.世纪健康产业网: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为两种不同疾病,如何进行区别? 张戈:中枢性面瘫常为病变对侧颜面下部肌肉出现麻痹;多见于脑血管病变、脑部肿瘤、颈内动脉阻塞等病。眼睑以上面部表情肌未出现瘫痪,故患者闭眼、皱眉、扬眉动作均正常,且两侧的面额肌深度、眉毛高度、睑裂大小均无异常出现。一般无味觉、泪液、唾液分泌障碍,不伴有听力改变。面瘫同侧肢体出现瘫痪,常出现腱反射异常。 周围性面瘫表现为病灶同侧全部面部肌肉瘫痪。由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引起,多见于受寒、耳部感染、神经纤维瘤、脑膜感染等病。病变同侧所有面肌出现瘫痪,患者不能进行皱眉、皱额、闭眼、露齿、鼓腮等动作,并伴有鼻唇沟变浅及口角下垂。病侧舌前2/3的味觉出现减退,并伴有唾液分泌障碍。 4.世纪健康产业网:为何刚得周围性面瘫不能马上针灸?急性期如何处理? 张戈:由于刚发病处于急性期,面部神经产生无菌性炎症,水肿,在这期间5-7天内以减轻面神经炎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与防治并发症。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补充B族维生素,抗病毒治疗。可以先行普通针刺。在茎乳孔附近行超短波热透、红外线照射或局部热敷治疗,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神经水肿。 专家说:面瘫患者忌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品并且适量补钙。 5.世纪健康产业网:恢复期如何治疗? 张戈:7天后以促使神经功能恢复为主要原则,可继续给予神经营养的甲钴胺片口服,和丹参川芎液的活血化瘀治疗,同时采用电针,温灸,梅花针叩刺、闪罐等治疗。面肌活动恢复时应尽早做功能训练,可在康复医师指导下对着镜子皱眉、举额、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嚼口香糖等,辅以面部肌肉按摩。 6.世纪健康产业网:面瘫后有的人为何恢复不好?还需要如何补救? 张戈:少数患者在治疗后仍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大多是病毒性面瘫,其病毒侵蚀破坏面部靶器官,大多数预后恢复差,年轻人如果注重面部形象者,可耳鼻喉科考虑面-副神经、面-舌下神经或面-膈神经吻合手术,大致改善面部五官协调。 7.世纪健康产业网:面瘫患者吃点什么食物帮助恢复?有哪些忌口? 张戈:(1)忌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对那些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面瘫患者一定要注意避免,如烟酒,羊肉、狗肉,带鱼,辣椒等。 (2)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品有:香菜、番茄、冬瓜、黄瓜、木瓜、苹果、菠萝、梨、桃、西瓜、杏、柿子、葡萄、维生素B,面瘫饮食中若能适量添加的话,是有利于神经传导物质的合成的。 (3)适量补钙:由于面瘫患者主要是面神经传导障碍而导致肌肉萎缩,所以补钙很重要,钙不仅能对骨骼和智力有益,还能促进肌肉及神经功能正常,所以面瘫饮食中就可适量添加一些排骨、深绿色蔬菜、蛋黄、海带、芝麻、水果、胡萝卜、奶制品等富含钙质的食物。 |
上一篇:羊水栓塞—可怕的分娩并发症
下一篇:人类的“第三副牙齿”